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

一絲不安


今天回家的時候,發現自己慣用的馬克杯上的杯蓋,裂開了一條縫。

由於遠行在即,看到這種情況,自然會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即使毫無任何道理可言。

總之,此時此刻,我內心的確是存有一絲不安。

但是坦白說,要來的,始終也會來。

既來之,則安之。

還是別想太多好了。

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K,我又回來了


待我認真的想想,上一次和朋友 / 同事去唱K是什麼時候呢?

嗯…嗯…嗯嗯嗯……大概……應該有一年以上了吧。因為實在是相隔太久了呢,哈。

所以,今天應了F和友人A的誠意邀請,去「加州紅」唱卡拉OK去也。

一如所料,除了一些舊得掉牙的老歌沒怎麼樣出醜之外,對新一點的曲子我就沒輒。幸好在場的其餘三位都是很好的資深K友,和他們一起唱,總算不致於過度走音。

唉唉,果然如F所言,要練好一些K歌才行呢。

下次,應該會唱得好一點的,我相信。

因此……K,請你一定要等我。

2009年7月20日星期一

《Morning》


很少有一隻專輯能令我完全接受它裡面所有的歌。

所以,這就是我在此向大家推介衛蘭 (Janice) 新作《Morning》的最主要原因。

在Janice以《大哥》一歌出道的時候,當時我只視她為一般的樂壇新人,未有將這個小妮子放在心上。

直至我聽了《My Love,My Fate》之後。

那次是因為機緣巧合,跟一眾同事去唱K時聽到的。後來我從網上找來了她的原唱,甫一接觸,便已使我認定Janice是香港樂壇一把不可多得的婉約美聲。

比起快歌,其實我更喜歡抒情的風格。在《Morning》之中,大部份的曲子都是比較慢調的,只有一隻《999》是走搖滾風的路線,而且因為Janice的嗓音比較柔軟,令Rock的味道變得不很突出,也易於為我所接受。(當然,在正統的Rock’n Roll角度來說,用沙啞的聲音嘶吼會更吸引。)

Janice著實發表過不少好聽的粵語作品,但不知為何,在我的心目中總是認定她唱英文歌會發揮得更好,也許這是跟她的菲藉血統有關,雖然這很明顯是我毫無任何根據的胡亂猜測,哈哈。


2009年7月15日星期三

下午,頭有點痛,我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個覺。

在朦朦朧朧之間,做了一個夢。夢中的我身處一個滿佈電動遊戲裝置的房間內,當意識到什麼正要發生的時候,雙腳已經不由自主地跑了起來。而四周的裝置也隨著我的動作而啟動。

原來,這是一個逃生遊戲。

看到前方一塊塊的地板在按規律地變動,我沒有多想什麼,便用盡全身的氣力拼命向前踏過去,為了,只是遵循想活下去的本能。

生死攸關,我回頭一看,只見到一頭巨大的藍綠色的豬 (?) 在追逐我。

顧不上害怕的我,努力突破了一關又一關 (感覺上好像只有2、3關),最終成功撞破了面前寫著「GOAL」的牆壁,抵達終點。等待著我的卻是一堆狂閃的鎂光燈和電台主持人的一句笑問:「點呀,終於過左關啦?」

由於驚魂未定,我回了他一堆不知所謂的東西。還記得第一句說話就是:「ありがとございます。」

但回應我的是一陣爆笑聲……然後我的意識再次沒入黑暗之中……

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Sound of Silence》的恆久韻味



第一次知道這首歌的名字,是在讀中六的時候,在班主任「西米露」所寫給全班紀念冊的一段說話中發現的。當時不以為然,聽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但是,經過許多年後,當我再一次從mp3機中找到這首曲子的時候,一按下播放鍵,同樣的聲音,卻驀然化成不同的味道向腦海襲來。

原來,有些歌曲是跟美酒一樣,要歷練過好些歲月和人事的洗禮,才會懂得欣賞。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和友人F去了看《Watchmen》,有一幕是講到昔日的英雄都去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 (他也是一個過氣的英雄),那天正好下著滂沱大雨,而當時所用的配樂正正是《Sound of Silence》。

那天,尚未開竅的我還未完全理解到導演選用這首歌背後的真正理由。

不過,我現已豁然開朗。

多麼的深遽、多麼的意味深長。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眾裡尋「它」


很早之前,曾在CD店看到馬田史高西斯的《Taxi Driver》VCD,一時躊躇之下沒有入手,數星期後再次踏足該處,卻已遍尋不獲。

「後悔莫及」是當時心情的最佳寫照,奈何縱使百般不甘心,也只有隨緣。

幸運的是幾個月後,我在另一家店裡找到了它,欣喜若狂自不待言,急急掏出錢包,將之買下,然後馬上回家盡情地看個夠。

曾經有想過,如果我在第一次看到那隻VCD的時候便買下它,即是說,沒有經過苦苦追尋的過程,會不會仍像現在那樣珍惜它?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然後,這次是一套名為《異能者》的漫畫。我本想買一套存起來,但是不管如何努力,也找不到單售第一期的漫畫店。即使我東奔西走,跑遍了整個九龍和新界,也是徒勞無功。

最終的結果當然是放棄。

我還不肯死心,又不厭其煩地問了樓下漫畫租書店的姐姐,然而得到的答覆簡而清:「要等再版。」

呼呼,仍是一字記之曰:等。

每次當我看著書櫃裡那輯缺一本才湊成整套的《異能者》時,心裡總有個念頭閃過:不知道何時才能圓了我的心願,買到餘下的那本?

機會,在大約兩、三天前出現。偶然在「信和中心」的某漫畫店中瞥見一本再版的第一期,二話不說,立時便買下來。

霎時,有種說不出來的輕鬆。因為,想要的,終於也找到了。

人就是這麼奇怪,一早在身邊出現的,你何曾會留意,也從來不放在心上。直到你自覺很需要的時候,它 / 他 / 她 的價值才會暴漲千倍,從地底盡頭直升上天。

學會珍惜吧,那怕是微不足道也好。除非,你也想好好地體驗一下那求之不得的過程。

老實說,其實蠻有意思的。

2009年7月3日星期五

好旺角茶餐廳食記 - 我的金牌「茶餐」


如果我告訴你,每次光顧某家食店,明明在餐牌上可供選擇的食物款式有數十種之多,但我幾乎次次都只會點同一款食物,你會有什麼想法?是覺得這個人很長情?還是只認為他是一個呆子而已?

當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每天早上在踏入學校的大門前,總會跟母親兩個人一起到附近的一家茶餐廳吃早飯。直到現在為止,我還記得很清楚自己的選擇永遠只會有兩種:一是A餐、另一樣就是「茶餐 - 雞翼麵」。

什麼沙爹牛肉麵、雪菜肉絲米等等在香港人心目中所熟悉的「例牌」茶餐廳早餐」……我不但沒有在那裡點過,在侍應問起我想吃什麼的時候,就連一次也沒有想起過。

很奇怪是吧。對嗎?

從小我便知道,自己一旦看上眼的東西,不論是什麼也好,絕不會輕易捨棄。即使是對待一款食物也是如此態度。

今天,這款雞翼麵的味道已經沒有昔日那麼吸引了,但我照舊會去吃。或者,只是為了一份回憶而已。

2009年7月1日星期三

「富臨」食記


今天一家人在土瓜灣的「富臨漁港囍臨門」飲下午茶。這家茶樓的前身是「嘉賓茶樓」,早已在數個月前便關門大吉。

甫一上去,便見到人頭湧湧,也難怪,這區沒有什麼優質且稍具名氣的茶樓可以吸引一眾老饕。以前尚有「聯邦」、「嘉賓」等歷史悠久的茶樓座鎮此地,後來一間接一間的結束營業,現在除了尚在努力求存的「漢堡茶樓」之外,其他便不復再見了。

但是,最近在「嘉賓」舊址遷入的新茶樓「富臨」又為土瓜灣的茶樓業注入了生氣。

下午大約兩點左右,街坊們早已聚集在茶樓的門口等待叫號入座。本來以為要呆上至少半小時左右才有機會輪到我們,幸而最後只需等待十五分鐘左右而已。

以下便是今天點的食物:

- 芋絲炸春卷
- 金牌叉燒酥
- 綠茶千層糕
- 百合南瓜露
- 富臨蝦餃皇
- 豉汁蒸鳳爪
- 黑椒牛柳粒
- 香滑芝麻包
- 豆沙香蕉球
- 黑椒蒜魚雲 (魚頭)

想看點心的照片及細評請點這裡。

因為是剛開不久的茶樓所以裝修很新,而且茶樓內裡的格局也花過一番心機,改得比以往更為寬敞。至於食物方面,若是100分滿分的話,大概也有80分左右。不過根據以往經驗,一般食店所提供的食物水準往往與其知名度和開張的時間長短成反比,連茶樓也不會例外。希望「富臨」可以打破這個宿命,至少,不要和現時的水平落差太大,能夠成為我們一家人每次想飲茶時的「欽點」茶樓就好了。